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在收入分配中要杜绝出现贫富差距 |
|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
|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稳定 |
| D.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 |
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 630.00 ,美元存款年利率为 3 %,人民币一年期储蓄利率为2.5% ,一年期国债利率为3.7%。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用10000元人民币进行一年的投资,其收益对比正确的是
| A.人民币储蓄存款大于购买国债 |
| B.购买国债大于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 |
| C.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等于购买国债 |
| D.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大于人民币储蓄存款 |
假设2011年某国1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24元。如果2012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2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24元 | B.16元 | C.20元 | D.18元 |
2012年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0元,此次油价上调也是发改委继今年5月9日、6月8日、7月11日三次下调后的一次上调。这次油价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其互补品销售量会减少 | B.改用燃气出租车数量增加 |
| C.物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 | D.导致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 |
M、N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求,若M商品的成本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中表达的变动关系正确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这是因为
| A.劣币能代替良币在市场流通 |
| B.良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
| C.良币的价值高于劣币的价值 |
| D.“劣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