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D地此时是2011年12月21日的正午,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此回答问题。轮船出发的当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A>B>C>D |
B.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 |
C.此时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 |
D.此时C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A.2012年1月6日16时 | B.2012年1月5日8时 |
C.2012年1月5日16时 | D.2012年1月6日8时 |
当C地处于高压的控制下时,下图中各岛昼长时间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 B.①②③④ | C.③④①② | D.①④③② |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 | B.喜马拉雅山 | C.华山 | D.泰山 |
读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据图回答5题。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
B.②处构造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
C.③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
D.④处地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内力作用 |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④和⑤ | B.①和⑥ | C.①和④ | D.③和⑥ |
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
A.①和② | B.③和④ | C.⑤和⑥ | D.①和⑤ |
读图,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回答1-2题。该地
A.背斜成山 | B.向斜成谷 |
C.背斜成谷 | D.向斜成山 |
形成图示地形的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 B.岩浆活动 |
C.侵蚀作用 | D.堆积作用 |
该图的局部洋流模式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