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
E.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下列有关NaHCO3与Na2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加热两种样品,没有残留物质的是NaHCO3 |
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HCO3 |
C.分别滴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产生CO2的速率:Na2CO3<NaHCO3 |
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 + 2OH- = 2AlO2-+ H2↑ |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 3OH-= Al(OH)3↓ |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 + Fe3+ = 2Fe2+ |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 + Cl2= 2Fe3+ + 2Cl- |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在烧杯中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有铜无铁 | B.有铁无铜 | C.铁、铜都有 | D.铁、铜都无 |
在Fe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直至溶液中沉淀的量不再改变为止。过滤、洗涤,然后将所得沉淀干燥、灼烧,最终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A.Fe2O3、Al2O3 | B.Fe2O3 |
C.Fe (OH)2、Al (OH)3 | D.Fe (OH)3、Al (OH)3 |
往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最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 | B.澄清石灰水 | C.CaCl2溶液 | D.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