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 | 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
B. | 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过程中的质变 |
C. | 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 |
D. | 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孙中山的“吾志所在地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下列与之一致的是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D.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可以使人向善,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懂得做人的道理。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A.科学文化修养比道德修养更重要 |
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
C.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D.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
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二者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
B.二者是目标和路径的关系 |
C.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
D.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①培育“四有”公民
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