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 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B. 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过程中的质变
C. 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
D. 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则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唯心主义的新表现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

孔子提出“畏天命”的观点,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式
B.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C.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D.否认世界是由神创造的

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这表明科学发展观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丰富和发展②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③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④是哲学发展的颠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  )
①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②是“科学之科学”③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④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