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问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它表明( )
A.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经济地位下降 |
B.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分配 |
C.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解决 |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
我们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依据是
A.主要动力不同 | B.交通工具不同 |
C.生产方式不同 | D.纺织机械不同 |
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它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这座城市是
A.莫斯科 | B.斯大林格勒 |
C.诺曼底 | D.伦敦 |
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协定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B.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 |
C.苏德战争爆发 |
D.日军偷袭珍珠港 |
《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C.开创斯大林模式 |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