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缔约结盟的狂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洲大陆最具竞争力的大国是德、法、俄三国 |
B.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是巴尔干地区 |
C.美德的崛起迫使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组成“三国协约” |
D.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组成了由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 |
在某课本剧中,出现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条幅和口号。你认为该剧的名字最有可能是
A.武昌起义 | B.洋务运动 |
C.五四先锋 | D.北伐凯歌 |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是
A.李大钊 | B.陈独秀 | C.鲁迅 | D.胡适 |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教材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
A.新中国成立 | B.国民政府垮台 |
C.南京获得解放 | D.中华民国成立 |
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A.西方列强 | B.满族人民 |
C.满清贵族(清政府) | D.少数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