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②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内有多对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在7.35~7.45之间,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下表为图中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不同部位主要电解质的含量:(单位:mmol/L)
离子 |
① |
② |
③ |
|
阳 离 子 |
Na+ |
12 |
142 |
145 |
K+ |
139 |
4.3 |
4.4 |
|
Ca2+ |
<0.001 |
2.5 |
2.4 |
|
Mg2+ |
1.6 |
1.1 |
1.1 |
|
总计 |
152.6 |
149.9 |
152.9 |
|
阴 离 子 |
Cl- |
4 |
104 |
117 |
HCO3- |
12 |
24 |
27 |
|
HPO42-、H2PO4- |
29 |
2 |
2.3 |
|
蛋白质 |
54 |
14 |
0.4 |
|
其他 |
53.6 |
5.9 |
6.2 |
|
总计 |
152.6 |
149.9 |
152.9 |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血浆中阴离子浓度和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_ _______。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含量的关系是____ 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相等”或“相近”)。细胞需要生活在渗透压稳定的溶液中,表中数据能否说明这一点,为什么?______________ ____。
(3) 夏天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水将从细胞________向细胞________转移(填“内”或“外”)。在身体缺水时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___ _____。
(4) 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在_____ ___________等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某同学在作"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创新,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
5分钟后质壁分离 |
再过5分钟 |
滴加清水5分钟后 |
|
1 |
0.3 g/mL |
有 |
无变化 |
质壁分离复原 |
2 |
0.5 g/mL |
有 |
无变化 |
无变化 |
3 |
1 mol/L KNO 3溶液 |
有 |
质壁分离复原 |
无变化 |
4 |
1 mol/L醋酸溶液 |
无 |
无变化 |
无变化 |
请分析各组装 片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通过DNA重组技术使原有基因得以改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运用这一技术使羊奶中含有人体蛋白质,下图表示了这一技术的基本过程,在该工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请回答:
(1)从羊染色体中“剪下”羊蛋白质基因的酶是 。人体蛋白质基因“插入”后连接在羊体细胞染色体中时需要的酶是 。
![]() |
(2)请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
(3)人体蛋白质基因之所以能“插入”到羊的染色体内,原因
是 。“插入”时常用的工具是 。
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3)切割完后,采用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A.淀粉 | B.脂类 | C.蛋白质 | D.核酸 |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就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或克隆人的伦理性)提出你的观点(至少两点)。
对番茄的研究发现,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上的细胞壁释放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细胞组织分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了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次侵扰。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害虫取食后就会因无法消化食物而导致消化不良。
(1)人们尝试着让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一种玉米害虫),想一想应如何进行设计?(写出基本步骤即可)
(2)能抗玉米螟的抗虫玉米的生态效益显著,有人认为抗虫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并说理理由。
(3)有人对食用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感到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