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 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 ,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 。(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 B.T细胞 | C.B细胞 | D.记忆细胞 |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3)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 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 吞噬消化。
(4)注射从已经康复的SARS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对SARS有治疗作用,原因是 。
2001年11月2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先进细胞技术公司(ACT)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地克隆出了人类早期胚胎。ACT公司表示,他们的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克隆人,而是为了获得治疗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他们还声称一旦治疗性克隆获得成功,就可以利用克隆胚胎所得到的全能性胚胎干细胞诱导培养成各种目标器官的细胞,甚至细胞和器官的整体,来修复或更换人类各种受损组织、器官,造福于人类。
治疗性克隆就是将病人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囊胚,再利用囊胚的内细胞群(囊胚腔内一侧的细胞群),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培育出遗传特征与病人完全吻合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如皮肤、软骨、心脏、肝脏等,再向提供体细胞的病人移植这些细胞、组织或器官,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证实,提取囊胚的内细胞群细胞,在体外培养能诱导它们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如胰岛细胞、神经元、心肌细胞等,由此说明囊胚的内细胞群是一种 细胞。
(2)胚胎干细胞在一定条件刺激下,通过 和 可形成特定组织和器官的细胞。
(3)你认为研究治疗性克隆有什么意义?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 的结果。
(2)毒蛋白对人畜无害,但能使棉铃虫致死,从蛋白质的特性看,蛋白质具有 性。
(3)“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 。
(4)“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 。
(5)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
(6)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来源于 。
(7)题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含义是指 。
(8)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 。
(9)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 ,基因的“针线”是 ,基因的“运载工具”是 。
(10)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 。
有害方面: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产品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的危害仍然很严重。针对这些情况,科学家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请完成下列问题:
(1)抗虫棉的获得属于( )
A.细胞工程 |
B.酶工程 |
C.基因工程 |
D.发酵工程 |
(2)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棉花中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能够在棉花细胞中发挥作用,说明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年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的发生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转Bt植物除含有Bt杀虫蛋白质外,与传统植物在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实质性等同。试验证明Bt杀虫毒素对哺乳动物没有伤害,因为哺乳动物肠道细胞表面无Bt晶体蛋白受体,且Bt晶体蛋白质前体在昆虫肠道碱性条件下才能转变成杀虫活性的毒蛋白,而哺乳动物肠道呈酸性,不存在转变条件。Bt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细胞内提取的Bt毒蛋白基因,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抗性。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问题:
(1)材料中所指的“实质性等同”是什么?
(2)请指出转Bt植物推广的好处。(至少两项)
(3)转Bt植物合成的Bt晶体蛋白前体杀伤昆虫的原因是什么?
(4)Bt毒蛋白基因与棉花细胞内基因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5)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Bt基因的常用方法是什么?最常用的工具酶是什么?
在重组DNA的模拟操作中,下图甲、乙分别模拟两种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已知E·coli限制酶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选G—A之间作为切点进行切割。
……CTATCCATGAATTCGGCATAC……
……GATAGGTACTTAAGCCGTATG……
甲
……TCCTAGAATTCTATGAATTCCATAC……
……AGGATCTTAAGATACTTAAGGTATG……
乙
(1)图甲模拟碱基序列,图乙模拟碱基序列。
(2)在上图中用箭头标出E·coli限制酶的作用部位。
(3)写出甲、乙经E·coli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
(4)写出经DNA连接酶连接后形成的重组DNA分子的碱基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