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历史阶段的改革虽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也呈现出相同之处,能够体现商鞅变法与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有:①改革地方行政制度 ②打破原有的等级制度 ③重视发展教育 ④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对右图所提供的各阶段信息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中西方世俗政权的专制均强化导致① |
B.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和军事需要导致② |
C.东方的专制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导致③ |
D.西方的启蒙运动与东方的专制导致④ |
“……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认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下列人物中对宙斯威胁最大的是
A.彼特拉克 |
B.牛顿 |
C.马丁•路德 |
D.达尔文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斯大林模式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失调 |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C.两个五年计划片面的发展工业 |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
B.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
C.1935年,学习苏联快速工业化建设经验 |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
读《国民党五大与六大时党员地域分布比较 (%)》,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省别 |
五大 (1935年) |
六大 (1945年) |
省别 |
五大 (1935年) |
六大 (1945年) |
省别 |
五大 (1935年) |
六大 (1945年) |
江苏 |
4.7 |
0.9 |
陕西 |
1.8 |
5.3 |
山东 |
2.1 |
1.1 |
湖北 |
5.8 |
5.6 |
福建 |
2.2 |
6.7 |
山西 |
2.8 |
2.1 |
湖南 |
6.6 |
8.2 |
广东 |
25.4 |
9.4 |
贵州 |
1.4 |
3.9 |
四川 |
6.1 |
12.3 |
广西 |
3.1 |
7.3 |
热察绥 |
1.9 |
0.6 |
河北 |
3.9 |
0.8 |
云南 |
2.5 |
2.9 |
A.民众的参政热情降低 B.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C.国民政府统治中心发生变化 D.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