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 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 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 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 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九华山:为宣州去往舒州的必经之处。 清弋江:在宣州城西。
的的:鲜明的样子。 旆:旗子。
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这首诗的颔联展示了两幅形象而鲜明的画面,请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表达技巧。
这首诗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与前两联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早寒有怀①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②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③,平海夕漫漫。
[注] 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楚国。③《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题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任选一联赏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太湖登马迹山
赵 翼
元气混茫间,雄观上碧孱。无边天作岸,有力浪攻山。
村暗杨梅树,津开苦竹湾。离家才廿里,垂老始跻攀。
注释:赵翼,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其诗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即便是一景一咏也往往具有深邃的哲理,颇有新颖思想。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①。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②,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释】 ①“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②“典属国”指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这首诗写了哪些典型的生活场景?请简要概括。
请简要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
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观雨①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睛。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大举南侵,陈与义避难湖、湘间,湖南守帅向子湮组织军民对金军进行了有力的阻击。本诗便作于此时。②海:暴雨。③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有望时曾作《洗兵马》一诗,结句为“净洗甲兵常不用”。诗人不解农耕,却“开轩危坐看阴晴”,这里的“阴晴”有怎样的丰富意蕴?诗歌的二、三联是如何具体表现“阴晴”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诗歌尾联两句均化用了杜甫的诗句,但皆反其意而用之,请对此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