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 序号 |
事件 |
时间 |
作用 |
| ① |
九一八事变 |
1931年9月 |
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 |
| ② |
卢沟桥抗战 |
1937年7月 |
该事件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 ③ |
台儿庄战役 |
1938年春天 |
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
| ④ |
百团大战 |
1940年8月开始 |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 |
A.① B.② C.③ D.④
《国语·晋语》曰:“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材料中的现象体现的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应该是()
| A.井田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郡县制 |
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而“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里的“封建”指的是( )
| A.分封诸侯 | B.实行变法 | C.设立郡县 | D.设置行省 |
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否定的是
| A.推行郡县制 | B.统一货币、度量衡 |
| C.焚书坑儒 | D.修筑万里长城 |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④有利于发挥秦始皇个人的权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当兵立军功 | B.不隐瞒犯法行为 |
| C.合法经商致富 |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