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题
图中山脉M为
| A.雪峰山 | B.武夷山 | C.巫山 | D.贺兰山 |
图中P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② 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③ 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④ 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图中Q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邻近大冶铁矿,原料丰富 | B.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
| C.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运便利 | D.地处成都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经济基础好 |
读 “气候资料图”,回答34~35题。
有关以上四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 A.甲全年高温多雨 |
| B.乙全年炎热干燥 |
| C.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 D.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有关以上四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
| B.乙主要是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
| C.丙主要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
| D.丁主要是全年受西风的影响 |
图1为冷锋示意。读图1回答31-33题。
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
| A.甲>乙>丙 | B.乙>甲>丙 |
| C.丙>乙>甲 | D.乙>丙>甲 |
乙地未来一段时间天气转晴,并且 ()
| A.气温、气压上升 |
| B.气温、气压下降 |
| C.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
| D.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
若甲地位于丙地的偏北方向,则该锋面 ()
| A.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 B.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
| C.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
读该模式图,回答29~30题。
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局部图,S线代表
地球表面,则 ()
| A.E处气温比H处高 |
| B.F处气压值比G处低 |
|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
| D.G处气温一定比H处高 |
如果该图为南半球世界洋流模式图局部,S线代表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
| C.洋流③附近的海洋生物资源不丰富 |
|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
某校地理学科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28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 B.大气的热力运动 |
|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
| D.大气的温室效应 |
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是水循环环节中的()
| A.蒸发 | B.地表径流 |
| C.降水 | D.下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