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题。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C.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较多 |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
丙地和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 | B.日照时间太长 |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 D.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 |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1.27%,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结合表一回答下题。
表一:我国某省(市、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年 |
总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 |
乡村人口比重% |
1953 |
4125.22 |
14.8 |
85.2 |
1980 |
5938.19 |
15.2 |
84.8 |
1990 |
6760.90 |
21.5 |
78.5 |
2000 |
7328.24 |
41.5 |
58.5 |
2006 |
7549.50 |
51.9 |
48.1 |
2011 |
7865.99 |
62.9 |
37.1 |
近30年来,该省(市、区)城市化增速最快的时间段是
A.1980—1990 | B.1990—2000 | C.2000—2006 | D.2006—2011 |
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北京市 |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C.河南省 | D.江苏省 |
图为某区域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下题。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分析,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A.③④②① | B.③②④① | C.①④②③ | D.②①④③ |
图示时期,甲地的风向将
A.由偏西风转偏东风 | B.由偏西风转偏南风 |
C.由西北风转西南风 | D.变化不大 |
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一般。由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节构成,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比产业基地。读“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亿元)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题。在图示时段内,有关我国1C产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产值变化不大,结构变化明显 |
B.封装环节产值及其比重逐年下降 |
C.制造环节的产值增幅最大 |
D.设计环节的比重2002—2003年增幅最大 |
图1能折射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IC产业
A.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变 |
B.由原料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
C.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
D.比产品的附加值在逐渐降低 |
下图是“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的是城区范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监测该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IS | C.GPS | D.数字地球 |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岛海岸线的变化是全球变暖的反映 |
B.该城市道路网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
C.该岛北部填海造陆面积大于南部 |
D.该岛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下图示意的是A地向C国等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A地向C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产业的主要原因是
A.A地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缺乏劳动力 |
B.A地经济发展迅速,生产、生活成本提高 |
C.C国等东南亚国家有良好的交通,便于打开世界市场 |
D.C国等东南亚国家技术条件成熟 |
B地农产品品种主要是
A.水稻 | B.蔬菜、瓜果 | C.花卉 | D.咖啡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