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世界森林带分布示意图”回答第题影响图中亚洲东部森林带由A→B→C→D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 B.水分 | C.海拔高度 | D.洋流 |
与甲地森林带类型相回的欧洲西部地区气候成因为
A.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 B.受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
C.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 | D.受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 |
安徽省亳州市下辖三县(涡阳县、利辛县、蒙城县)一区(谯城区),全市人口约530万,市区人口30多万,每年外出务工人数约120~140万,主要流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据此回答27~28题: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原因 | B.经济原因 | C.城市化和国土开发 | D.军事原因 |
亳州市区人口达30多万,按照城市等级划分,亳州市应该属于()
A.小城市 | B.大城市 | C.中等城市 | D.特大城市 |
新疆棉花产量高、质量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降水量丰富,有利于棉花生长 ②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③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疏松,有利于棉根伸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读下图回答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
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A.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 B.只出现在发达国家 |
C.牧牛业占有重要地位 | D.属于粗放的商品农业 |
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
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牧场 |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 |
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