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
| B.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 C.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
2012年我国很多居民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
|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 |
| C.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
| 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②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④文化是由人和自然创造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收入、前程 |
| B.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
|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
|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
每年都有网络流行语,由国内举行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以美丽的汉语来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09年的“被”、2010年的“涨”、 2011年的“控” 以及2012年的“梦”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②立足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③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 ④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