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B.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 D.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
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
B.田中正明否定传闻(口述)历史具有考证价值,表现了严谨的史学态度 |
C.此观点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
D.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
小王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了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学习哪一历史主题()
A.北伐战争 | B.抗日战争 |
C.解放战争 | D.十年内战 |
新华网快讯:据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消息,我国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关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
B.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C.洗雪了百年国耻,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D.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
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
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 |
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
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