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题。埃特纳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来自
A.地壳 | B.下地幔 | C.软流层 | D.岩石圈 |
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图9数码所示辐射减弱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冻土是指温度在0°C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季节性冻土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层;多年冻土指冻结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土。图是北半球南北方向多年冻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与图中不连续多年冻土带最接近的纬度范围是
A.20°N—30°N | B.30°N—40°N | C.50°N—60°N | D.70°N—80°N |
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冻土带的分布南界具有纬度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其主导因素为
A.海洋性气候强弱 | B.东中西地形差异 |
C.土体颗粒的组成 | D.植被种类与多少 |
图反映的是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回答题。该气压分布状况的月份可能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图中G1气压中心是()
A.夏威夷高压 | B.亚速尔高压 | C.印度低压 | D.冰岛低压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题。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
C.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 D.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
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丙代表沉积岩 | B.丁代表岩浆岩 |
C.③代表变质作用 | D.②代表重熔再生 |
若图示为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则②处可能为
A.加利福尼亚寒流 | B.日本暖流 |
C.西澳大利亚寒流 | D.巴西暖流 |
若图示为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则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完成题。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
B.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3°26′N,15ºW) |
C.甲地的气候干湿季分明 |
D.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
h的值是()
A.23°26′ | B.43°08′ | C.46°52′ | D.66°34′ |
判断图中n与y的关系()
A.y=24-n | B.y=26-n | C.y=36-n | D.y=48-n |
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题。
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A.太阳所在方向 | B.所在时区 |
C.正午太阳高度 | D.白昼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