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品德活动课上,八(5)班的同学对“公民身份的确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
B.在我国,犯罪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仍是中国公民,因为他并没有被剥夺公民的身份 |
C.作为中国未成年人,要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真正成为中国公民 |
D.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已加入美籍的华人不再是中国公民 |
民政部、教育部等7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抚恤金提高至50万元以上,负伤人员先救治后收费,子女入学将有优先待遇,就业优先安排、个体创业给予优惠……这些具体的保障措施有利于
①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②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③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 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对于道德与法律关系,下图示表示的是道德的_____大于法律。
A.内容 | B.实现方式 |
C.作用 | D.调整范围 |
“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律规范的机构,法律也就等于零。”这句话的含义是
A.法律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
B.法律必须依靠社会舆论来保证实施 |
C.法律必须依靠教育来保证实施 |
D.法律必须依靠人们信念的力量来保证实施 |
法律规定:禁止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刀具。这表明我国法律
A.维护公共秩序 | B.维护公共安全 | C.维护经济秩序 | D.保护公共财产 |
下列现象中,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A.党的代表大会决定修改党的章程 |
B.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通过物权法 |
C.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杀人凶手杨某死刑 |
D.某社区开展和谐家庭评选活动,推动社区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