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 ,和 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
(2)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 。
(3)若该细胞是西瓜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4)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 。
(5)非生物界的能量通过图中结构[ ] 的 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其色素位于 上。
(6)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除有[4]、[11]外,还有[ ] 也是双层膜结构。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科学家发现在两栖类的某些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如果让它们的蝌蚪在20℃左右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1∶1;如果让这些蝌蚪在30℃左右发育时,不论具有何种性染色体组成,蝌蚪都发育成雄性。
(1) 请你推测温度(30℃)改变这种蛙性别的原因:
①可能是只改变性别的表现型;②可能是________。
若是后者,该变化是否会一定遗传给后代?________。(会、不会、不一定)
(2) 若温度(30℃)只改变性别的表现型,两只XX的蝌蚪分别在30℃和20℃条件下发育成青蛙,能否交配产生后代?________________。若不能写出理由,若能请写出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在20℃条件下的性别是________。
(3) 若要证明以上两种推测哪一种正确,科研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
Ⅰ. 材料、用具:用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
Ⅱ.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平均分成两份,处理:
实验组甲和对照组乙的处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每个组中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20,要求样本足够大),分别从其体内选取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经过分散处理后,再进行______________,最后制成装片;
③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____时的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统计;
④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分析:
a. 实验预期:若甲、乙两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是XX∶XY≈1∶1;
结果分析:略
b. 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结果分析:________。
(9分)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沿海滩涂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碱基因培育出了耐盐碱水稻新品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转基因操作流程图
表2 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表
(1) 获取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采用人工合成法,通过图示中①方法合成的耐盐碱基因中是不含____________的,如果要将耐盐碱基因和质粒重组,应该在基因两侧的A和B位置除了接上以上两个结构外还需分别加入____________限制酶识别序列,这样设计的优点有利于质粒和目的基因定向连接。
(2) 过程②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在PCR反应体系需加入引物Ⅰ和引物Ⅱ等物质,若目的基因扩增4代,则共用了引物Ⅰ________个。
(3) 请画出Pst Ⅰ切割DNA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示中将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完成后没有直接导入农杆菌,而是先将其导入大肠杆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步骤⑤⑥过程中都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两类细菌。为了确认目的基因通过⑦过程导入植物细胞中后是否成功表达,通常从分子水平进行检测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法。
(6) 假设该抗盐碱基因D,通过基因工程导入水稻后连接到水稻的一条染色体上,则该水稻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联会时有________个D基因。
(8分)图中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中含有食物链的数量是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未呈现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
(3) 可采用____________法调查芦蒿的种群密度。若要调查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密度,应当将单细胞藻类培养液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计数。若要描绘出藻类的群体生长的S型曲线,应该将单细胞藻类放在温度适宜,一定浓度的完全营养液及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并每天____________随机取样。
(4) 蘑菇可以从猪粪中获得____________(物质、能量、物质和能量),水草可通过细菌的分解获得猪粪中的____________(物质、能量、物质和能量)。
(9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请回答下列关于基因控制性状的两个问题:
(一) 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谷,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行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回答:
(1) “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饮酒后血液中________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
(2) “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_______;
(3) 若A对a、B对b基因完全显性,“红脸人”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红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相等,“白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也相等,则“红脸人”与“白脸人”婚配产生的后代中不产乙醇脱氢酶,产乙醛脱氢酶的个体的比例是________。
(4) 由上述材料推知,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控制。研究人员选择纯种亲本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5) 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是显性性状。F2性状表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兔子体内某一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催化黄色素分解,说明这一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生物性状的。
(8分)下图表示某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据图回答:
(1) 该种APC能表达TLR蛋白,进而激活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能识别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TLR在免疫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若TLR蛋白过多,免疫系统会攻击人体正常细胞,引发________病。
(2) 受病原体刺激后,APC会启动核内相关基因________合成相应的蛋白质—白介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直接消灭入侵的多种病原体,参与该过程的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3) 从图中可以看出APC还能摄取、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见APC可能参与________免疫。
(4) 直接发育成APC的细胞一般属于____________能干细胞。
(5) 2011年Steinman发现了一种免疫反应中的“哨兵”——树突状细胞而获得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的作用,被形象地称为“通报敌情”和“发动战争”。根据上述资料和免疫学知识写出下图中的细胞、物质和免疫类型:
A为________;⑤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