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科学家因在人体免疫研究方面的重大成果获2011年度诺贝尔奖,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中的“守门人”(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并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图为人体某免疫细胞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应答中的“守门人”是指图中的 (填字母)。
(2)把抗癌药物包裹成小球直接送到癌细胞内,可以特异性杀死癌细胞。抗癌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该过程中 (填需要、不需要)小球与细胞膜的信号识别。
(3)该细胞的结构a比汗腺细胞的结构a (填大、小);细胞器 b中的蛋白质除来自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外,还来自 ;细胞器g内的蛋白质是 。
(4)若该免疫细胞是浆细胞,图中i蛋白可能是 ,检验发现i蛋白不含有信号肽序列,原因是 。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⑦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
(2)若⑤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⑤表示_____________。
(3)寒冷环境中有即时反应之一是起“鸡皮疙瘩,请写出产生此反应的具体反射弧。
(4)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
(5)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所谓初乳,即母牛分娩后5-7天内的产生的乳,与常乳比较其特点主要是:①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20-25倍,②初乳中含有四种蛋白酶抑制素,可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消化而直接吸收。试回答如下问题:
① 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抗体,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 初乳中若不存在蛋白酶抑制素,进入消化道中的免疫球蛋白会被_______分解成多肽。
③ 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_________,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_________(“初次””再次”)服用初乳时
2011年,拉尔夫·斯坦曼凭借发现树突状细胞(简称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另两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奖。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能高效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下图示意DC细胞参与免疫的部分过程,请回答。
(1)DC细胞能将抗原摄取入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免疫系统中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还有。
(2)DC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后,细胞膜上的特定物质与辅助性T细胞膜上的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的免疫效应。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可作用于己被少数抗原的,促进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3)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分子。目前,DC细胞免疫疗法已应用于癌症治疗研究: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应用技术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并使之负载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加工后的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该免疫过程属于免疫。
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激素Y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Z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
(2)如果用含激素Y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该动物激素X的分泌量变化是。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有”或“无”)明显变化。
(3)甲细胞是;图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
(4)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体温。
近年来,随着盗墓小说的流行,有人“自学成才”,加入盗墓行列,结果在一次盗墓行动中,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一声“哎呀…”。下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似的突触。据图作答。
|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请分析并回答: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来自的增殖、分化。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L的基因(填“是”或“不是”)只在应T细胞和某些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填“是”或“不是”)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根据上述实例及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可考虑基因的表达,从而为解决免疫排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