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科学家因在人体免疫研究方面的重大成果获2011年度诺贝尔奖,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中的“守门人”(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并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图为人体某免疫细胞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应答中的“守门人”是指图中的 (填字母)。
(2)把抗癌药物包裹成小球直接送到癌细胞内,可以特异性杀死癌细胞。抗癌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该过程中 (填需要、不需要)小球与细胞膜的信号识别。
(3)该细胞的结构a比汗腺细胞的结构a (填大、小);细胞器 b中的蛋白质除来自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外,还来自 ;细胞器g内的蛋白质是 。
(4)若该免疫细胞是浆细胞,图中i蛋白可能是 ,检验发现i蛋白不含有信号肽序列,原因是 。
下图一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图二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③~⑤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A 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①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的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浓度”较“b浓度”要__________________。
(5)由图二可知,幼苗正常生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北部的某些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干旱,农作物的产量不断下降,有时甚至颗粒无收。
(1)在干旱的环境中,农作物的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水,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育抗旱品种是提高农作物抗旱性的基本措施。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得到一种玉米突变体,经过反复实验,确定该突变体有一细胞核基因能显著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有人计划利用此基因来改造已有的高产但不耐干旱的玉米品种,使其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利用该基因去改造烟草,那么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地区极其干旱,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村民迁出后,弃耕的农田随着时间推移,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将____________。
Ⅱ.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图27一1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 E和e ,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图27一1交换过程示意图(左:交换前的染色体;右:交换后的染色体)
(1)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的子代表皮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27一1是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请
问由它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你认为哪一种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是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检测实验结果。下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乙图是在甲图 a 点的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A植物与B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该差异是由植物本身的_______________决定的。据此可将它们共同种植,构建群落的___________ 结构,达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
(2)影响甲图b点位置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乙图中两曲线可知,饱和CO2浓度下获得最高产量的最适温度比大气CO2浓度下的高,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在乙图的 m点条件下测得A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曲线,则该曲线与甲图曲线比较 a点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1表示将人的成纤维细胞与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获得部分杂种细胞的过程(注:杂种细胞中人类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各种杂种细胞保留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表1表示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杂种细胞中基因的存在与人体染色体间的关系
杂种细胞系 |
||||||
![]() |
A |
B |
C |
D |
E |
|
人体基因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人体染色体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I.请据图1和表1回答问题:
(1)图1中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至少写出两种),再用特定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杂种细胞。
(2)培养杂种细胞时,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培养过程细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
(3)若只考虑人的成纤维细胞与鼠细胞两两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假如每种杂种细胞只保留了人的1条染色体,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考虑,杂种细胞可能有种。
(4)据表1推测,第2染色体上有第基因,可进一步证明萨顿的假说(萨顿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正确的。人体中,第1基因和第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影响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 。
(2)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和。
(3)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差异是 。
(4)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