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类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目的之一都是为了有效地阻止艾滋病的传播。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D.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给长时间昏迷的病人连续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这样做的原因是

A.节约氧气 B.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
C.维持肺通气量的平衡 D.抑制呼吸中枢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外正内负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