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缝合的部位是( )
A.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 B.碱基与脱氧核糖 |
C.DNA双链上的磷酸二酯键 | D.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 |
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
C.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
B.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
C.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
“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 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
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
D.该系统中将作物秸秆、家畜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技术既可造福人类,又能威胁社会 |
B.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从某些实例来看并非是多余的 |
C.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 |
D.由于生殖隔离,转基因农作物肯定不会将目的基因传给杂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