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定货,就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的需求。”这表明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 ②金融资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④完全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无计划生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 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已减至2 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统计数据显示,到1957年为止,全国城市人口增加了72.58%。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
B.实行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过剩 |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D.开展“大跃进”运动 |
下图为新中国“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比例上升与当时的大炼钢铁运动直接有关 |
B.农业比重下降是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C.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
D.国民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
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
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