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11月1日,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下列名言中,与之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D.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客观性 B.实践的历史性 C.实践的能动性 D.实践的主观性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精神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时有时无
②人类社会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指导作用
③精神力量往往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力量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5.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侵蚀人们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了希望。这体现了:()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