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13位来自唐山的农民,在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华南地区时,他们大年初二上午赶到湖南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为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5月12日,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们又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13位农民被评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
①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反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摒弃个人的利益和需要
③表明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
④体现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扬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关汉卿的这首散曲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生活中的我们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的寓意。材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
| C.否认矛盾也是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 |
| D.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下列选项与材料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A.见微知著 | B.弄巧成拙 | C.心物一体 | D.舍本求末 |
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诗句中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
| B.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
|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唐代诗人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的哲理是: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一个过程
③要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
④新事物是在批判继承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商品的外包装对商品起保护和美化作用,但是过度的外包装增加了商品的成本和价格,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这一经济现象告诉我们:
①要坚持适度原则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④只要发生量变,就会引起质变的发生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