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
)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
)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氧化钛中 的化合价为+2
萘胺中 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
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下列过程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 B.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 D.活性炭用于净水 |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选项 |
物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木炭粉(Cu) |
盐酸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B |
CO2(CO) |
NaOH溶液、浓硫酸 |
通气、加热、收集 |
C |
CaO(CaCO3) |
水 |
过滤、烘干 |
D |
NaCl(Na2CO3) |
盐酸 |
溶解、蒸发、结晶 |
锌粒放人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 ()
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 | B.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 |
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 | D.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
右图(1)表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右图(2)A、B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固体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发现A试管中固体增多.B试管中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是 ( )
A.硝酸铵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
B.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
C.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