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河里拾到一块小石头,他想知道这块石头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石头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以下的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小石头、细线、溢水杯、水、小烧杯、量筒、天平。
(2)实验步骤:
A.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
B.用细线拴住小石头,把小石头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
C.用量筒测量的体积V; |
D.计算小石头受到的浮力,F浮=。 |
小明完成该实验后从溢水杯中取出小石头直接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质量,求出了小石头的密度。你认为小刚这样做,测得的石头密度值与实际密度值相比偏 (填“大”或“小”)。
综合考虑下表中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金属 |
全球年产量(104t) |
密度 (103kg/m3) |
熔点(℃) |
导热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 |
导电性能(1表示最强9表示最弱) |
市场价格大约(元/吨) |
铝 |
15000 |
2.7 |
660 |
4 |
4 |
16000 |
铜 |
8000 |
8.9 |
1083 |
2 |
2 |
17700 |
金 |
2 |
19.3 |
1063 |
3 |
3 |
88000000 |
钢铁 |
301430 |
7.9 |
1540 |
8 |
7 |
2200 |
铅 |
300 |
11.3 |
327 |
9 |
9 |
4900 |
镍 |
800 |
8.9 |
1453 |
7 |
6 |
103000 |
银 |
8 |
10.5 |
961 |
1 |
1 |
1365000 |
(1)哪两种金属的导电性能好?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为什么?
(2)通过综合分析上表的各项指标,请写出你所发现的一条规律.
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如图16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人下表的空格中。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1)如图1所示量筒的分度值是;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2所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是:首先将,接着调节.
(3)图3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一支探险队为了测量海水的深度,从海面发出一束超声波,经过6s后,收到从海底反射回来的信息。求此处海水的深度(在海水中声速取15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