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关于细胞内有关化合物的鉴定,描述错误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A |
DNA的鉴定 |
将DNA丝状物加入到二苯胺溶液中,沸水浴加热 |
溶液变蓝色 |
B |
脂肪的鉴定 |
用苏丹Ⅳ染色花生子叶薄片制片后,显微观察 |
橘黄色颗粒 |
C |
蛋白质的鉴定 |
向2mL豆浆中先加入1mL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加3——4滴0.01g/mL的硫酸铜溶液 |
溶液变紫色 |
D |
还原糖的鉴定 |
向2mL番茄汁中加入斐林试剂1mL,并水浴加热 |
砖红色沉淀 |
研究发现,成年哺乳动物的脑组织仍可不断产生新的神经元。2007年,科学家发现了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干细胞”的方法。2009年发现“TRIM32”蛋白质的表达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生成神经元。如果这种蛋白质的表达被抑制,则神经干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会保持干细胞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诱导干细胞”与普通皮肤细胞相比,功能有差异,形态、结构也有差异
B.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元中的DNA、mRNA和蛋白质都完全相同
C.抑制“TRIM32”的表达有助于建立神经干细胞的细胞系
D.激活成年人沉睡的神经干细胞并促进“TRIM32”的表达,可形成更多新的神经元
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l。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H有2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
B.酶B和酶H同时切割时,有3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
C.酶B和酶H同时切割时,能产生完全相同的酶切片段 |
D.酶B和酶H有相同的识别和切割位点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藻侵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光照强度和温度. |
B.B点条件下伊乐藻光合作用停止 |
C.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
下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过程中会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
B.C细胞表示效应细胞毒T细胞 |
C.X细胞可以表示两种细胞即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 |
D.图示说明侵入机体的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清除 |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是直接从人体肝脏中取出的 |
B.甲、乙细胞在克隆培养过程中,均需要加入血清 |
C.细胞培养应在含CO2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
D.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