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DNA片段 ① …—T—A—G…
② …—A—T—C…
信使RNA ③ …—U—A—G…
转运RNA ④ …—A—U—C…
氨基酸 ⑤ ……氨基酸……
| A.图中标出的碱基符号,包括了8种核苷酸 |
| B.DNA双链中①、②均为模板链 |
| C.密码子位于③和④链上 |
| D.② →③的转录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
科学家通过对大鼠脑神经细胞进行的实验发现,细胞内的一种名为“Rab33a”的蛋白质会将合成细胞膜的成分运到轴突前端,从而使轴突向前生长.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Rab33a”是一种分泌蛋白 |
| B.“Rab33a”是一种神经递质 |
| C.“Rab33a”蛋白质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 |
| D.“Rab33a”蛋白质有助于神经纤维修复 |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 |
| 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
| 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 |
| B.与淋巴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髙 |
| 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内环境中被分解 |
| D.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
|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
|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病毒性肠胃炎多由“诺如病毒”引起,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该病毒变异性强,极易造成反复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诺如病毒的变异来源最可能是基因突变 |
| B.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破坏 |
| C.反复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被损 |
| D.机体发热可能是产热过多或散热不畅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