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在O-A段的DNA复制,使染色单体形成 |
B.B-C段细胞中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 |
C.C-D段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
D.D-E段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1 |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是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4倍 |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
D.氧浓度为d时,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
在下列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
B.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
C.Q点时,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
D.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用大小相似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将此叶片移入光下光照1 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时,第4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 mg。 |
B.光照时,第1、2、3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
C.光照时,第4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
D.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