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题。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地球表面,则

A.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D.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丙代表沉积岩 B.丁代表岩浆岩
C.③代表变质作用 D.②代表重熔再生

若图示为表层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则②处可能为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 C.西澳大利亚寒流 D.巴西暖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已经扩大到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度左右,这么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在历史同期是非常少见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该高温天气的形成原因是

A.受高气压系统长期控制 B.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C.受准静止锋长期控制 D.受热带大陆气团长期控制

2002年7月16、17日开始,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可能()

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B.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C.给我国东部带来降雨降温天气 D.给我国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由于人类活动,最有可能使下列哪些地质灾害的出现频率加快

A.温室效应和沙尘暴 B.地震和火山喷发
C.土地荒漠化和洪涝 D.泥石流和滑坡

新华社电,2005牟第5号台风“海棠”于7月18日下午在台湾岛登陆,带来狂风暴雨,于18日22时离开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40米/秒)。19日下午5时10分,“海棠”在福建省沿海登陆,台风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海棠”的是

2005年7月18日深夜,福州的主要风向为()

A.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下列省区中,地跨三大自然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甘肃省 D.四川省

分布在我国最东部的山脉是

A.长白山脉 B.台湾山脉 C.小兴安岭 D.武夷山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