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田丰在狱中。一日,狱吏来见丰曰:“与别驾贺喜!”丰曰:“何喜可贺?”狱吏曰:“袁将军大败而回,君必见重矣。”丰笑曰:“吾今死矣!”“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狱吏未信。忽使者赍剑至,传袁绍命,欲取田丰之首,狱吏方惊。丰乃自刎于狱中。 |
B.关羽约三事而降后,曹操见关羽所穿绿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但关羽把新袍穿于衣底,上面仍穿旧袍罩之;曹操笑云长节俭,云长说因为旧袍是刘备所赐,不敢因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曹操闻言不由的感叹“真义士也”,但心里着实不悦。 |
C.长坂桥上,面对曹操大军,张飞怒目横矛,三声大喝,使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而亡,曹操及众军也仓皇逃窜。张飞见曹军已退,便令拆断桥梁,让曹操的军队无法前进,真可谓粗心中见谋略。 |
D.官渡之战前夕,许攸为袁绍所逼而投奔曹操。曹知许来投,跣足出迎,还先拜于地。攸说明来由,并问曹军军粮多少。操先答可支一年后改口半年,攸拂袖出帐,操为挽留攸曰“三月耳”,攸笑操果为奸雄。操就附耳说只有此月粮。攸大声道“粮已尽矣”,操愕然。而后,攸出谋取乌巢,使曹军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
E.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之后死去,年仅三十六岁。瑜临死前上书吴侯荐鲁肃以代己。孔明至柴桑吊丧周瑜,回程中遇到庞统,庞统对诸葛亮表示佩服。诸葛亮告诉庞统如果不如意可去投奔刘备。孙权见庞统貌不出众,不用庞统,鲁肃荐庞统于曹操,但庞统不肯。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产生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有多种词牌,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 |
B.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写羁旅行役之情。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
C.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南宋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清代纳兰性德,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
D.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
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户盈罗绮(充满)羌管弄晴(在晴空中飘荡) 都门账钦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图将(画出来) |
B.多情自古伤离别(为……伤心)更那堪(忍受) 雄姿英发(雄伟姿容,英气勃发)经年(过去的一年) |
C.一尊还酹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已而(不久) 遥岑远目(远处的山岭)吟啸(吟咏长啸) |
D.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仓皇(惊慌失措) |
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
对下列句中加点线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刽子磨旗、提刀:摇旗;
②锣三下科:戏剧称角色动作叫“科”,与传奇中的“介”相同;
③行动些:行动起来;
④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这边,那边,这里那里;
⑤不提防遭刑宪:拷打;
⑥兀的不痛杀我也:这;
⑦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每每,常常,往往
A.①②④⑥ | B.①②③⑦ | C.①③⑤⑥ | D.②③④⑥⑦ |
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
B.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
C.鲁侍萍你?(笑)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
D.鲁侍萍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
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 组织的单元。 |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等。 |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用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