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①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②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
③柜坊飞钱开始问世      ④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前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之后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被镇压以后,余部又提出“扫清灭洋”,这实质表明

A.义和团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不断深入
C.义和团缺乏统一的斗争纲领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不断变化

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应重新估量
②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
③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
④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隶制
D.使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全面发展国有经济
②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③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
④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