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对“八年快速发展”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
| B.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 |
| D.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7.7%,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类似的是
| A.斯大林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
| C.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 | D.20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
下列哪件史实不能说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A.日本的“开国” | B.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
| C.英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 | D.中国的“门户开放” |
1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手段
| A.文化交流 | B.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 |
| C.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 | D.物资与物种交流 |
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 A.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 |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 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
前不久,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市场上的零售价格是9、99美元,中国得到的是“平常利润”,美国得到的是“超级利润”。以上现象体现了
①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的强权政治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③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受益者④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