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 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
C.人民收入水平提高 | D.昂贵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
2008年4月28日,江西赣西供电公司全面研究布署“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活动。上述做法符合下列道理
A.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
B.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D.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文化活动、文化教育逐步培养的 |
2009年4月26--2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博览会在京举行。网博会上提出了“中国健康网络文化年”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政府部门倡导净化网络空间,利用互联网积极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指导用户对网络文化产品合理消费,促进产业的技术革新等。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②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②耳濡目染③东施效颦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服从。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
B.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
C.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
D.各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 |
200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科学的锐利武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