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在给首位获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时,认为莫言能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得益于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 A.文字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
| B.文化创新对推动文学发展至关重要 |
| C.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
|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
去年9月以来,海南省遭遇49年来的特大暴雨,导致岛内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如排骨卖到120元/千克,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一现象说明
①供求影响价格②高价卖排骨违背了价值规律
③价格影响消费④市场已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这表明
①财政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国家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③教育是当前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④国家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③ |
茅盾、丰子恺虽然身逢乱世,人生漂泊,几度坎坷,但依旧乡音无改。这说明文化对人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 B.深远持久的特点 |
| C.博大精深的特点 | D.源远流长的特点 |
相传蒙古人打败西夏党项族后,并没有杀掉其全部族人,而是毁灭了他们的文化,最后党项族终于消亡了。这反映了
| A.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 |
| B.优秀的民族决定了优秀的文化 |
|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 D.优秀的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
我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等22个项目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 A.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 |
| B.能够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 |
| C.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
|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