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是大一统的王朝 | B.没有自然灾害 |
C.人民生活富裕 | D.社会安定团结 |
《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规范;1924年民国教育委员会主张女学生“应依章一律着用制服”“袖必齐腕,裙必齐胫”。现在的大众传播媒介上经常出现女性健美、体操、游泳、跳水、选美比赛以及身着泳装的时装模特儿的形象,甚至连“比基尼”也被国人接受了。上述变化说明①女性服饰观念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②男女平等在服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③社会环境对女性服饰变化有了更多宽容与理解④服装的实用性日益成为社会时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该是①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②全球化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③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④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学者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的初始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极大地增长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最能顺应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的应该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 B.上海合作组织 |
C.阿拉伯国家联盟 | D.欧洲联盟 |
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作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 )
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恢复发展 |
B.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
C.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
D.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 |
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于1929年所著的《丁丁在苏联》反映了记者丁丁前往苏联实地采访的经历。下列场景中,当时丁丁不可能经历的是( )
A.在某农场看到一幅农民开拖拉机的宣传画 |
B.听到不远处钢铁厂传来的刺耳机器轰鸣声 |
C.看到远处莫斯科市民排着长队购买日用品 |
D.与扬可夫去集贸农场在一肉摊前讨价还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