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上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了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两接点间的温差/℃
0
1
100
200
300
500
电路中的电流/10-1A
0.00
0.01
0.64
1.42
2.29
4.17

请根据以上资料和数据说明:
(1)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                                                  
(2)根据热电流的特点,猜想并写出热电偶电路的一种应用: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焦耳定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含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 ( 76 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

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

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

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

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A .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 .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 .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室购买了一卷标有长度为 100 m 的铜芯漆包线,小科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他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 S 1 m m 2 ,查阅资料得知现温度下这种导线每米的电阻值为 0 . 017 Ω

(1)利用图甲所示的实物图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①实验中,小科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 P 置于最  端。(填“左”或“右” )

②小科通过移动滑片 P ,测得多组数据,绘制成 U - I 图象如图乙,据此可以判定这卷导线的实际长度   100 m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小思认为用电子秤测出这卷导线的质量 m ,利用铜的密度 ρ 也可以算出实际长度。请你写出这卷导线实际长度 L 的计算式: L =   (用字母表示)。

据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某专业研究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 1 cm 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 50 g 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楼层

实验现象

1

5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2

15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砸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3

25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1)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  反映出来。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  有关。

(3)实验后,小科对“高空落下的雨滴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感到好奇。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雨滴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达到最大速度后,雨滴匀速落向地面。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对于下落的雨滴不伤人的现象,小科将进一步探究。

小科想知道标有“ 3 . 8 V ”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于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6伏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50 Ω 1 A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小科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情况是  ,由此判断故障是小灯泡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小科进行了正确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发光情况

很暗

较暗

较亮

很亮

电压 U /

1

2

3

3.8

4.5

电流 I /

0.2

0.22

0.25

0.30

0.34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瓦;

(4)小科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了各次实验的灯丝电阻,分析后认为,闭合开关前灯丝的阻值小于5欧姆,小科的理由是  

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 h 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 s 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 h 1 = h 3 > h 2 m A = m B < m C

(1)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是为了控制  相同。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  表示;

(3)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  进行比较;

(4)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得到数据如下表:

小球

质量 /

高度 / 厘米

木块滑动距离 / 厘米

A

10

5

10

B

20

5

18

C

30

5

29

D

10

10

38

E

10

15

86

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 20 % 与超速 20 % 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