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物体P用水平作用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沿墙匀速下滑,物体的重力为G,墙对物体的弹力为FN、摩擦力为Ff,物体对墙的压力FN′摩擦力为Ff′。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G 和Ff′是一对平衡力 |
B.FN 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C.Ff和F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D.F 就是FN′ |
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A到OO'轴的距离为物块B到OO'轴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B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C.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
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
C.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
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板的过程中 ()
A.它们运动的时间tQ=tp |
B.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p∶qQ=1∶2 |
C.它们的电势能减小量之比△Ep∶△EQ=1∶2 |
D.它们的动能增量之比△EK P∶△EK Q=1∶2 |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A.极板X应带正电 |
B.极板X′应带正电 |
C.极板Y应带正电 |
D.极板Y′应带正电 |
某同学研究电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虚线所示),图中一组平行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图中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势都比b点的电势低 |
B.不论图中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场强都比b点的场强小 |
C.如果图中实线是电场线,电子在a点动能较大 |
D.如果图中实线是等势面,电子在b点动能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