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立的基因库,有机体是遗传基因的载体,可以说物种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但是遗传多样性又远远超出物种多样性的范围。每一个物种是由许多个体组成,但除了孤雌生殖和一卵双生以外,没有两个个体的基因组是完全相同的.
所有的遗传多样性都发生在分子水平,并且都与核酸的理化性质紧密相连,新的变异是突变的结果,自然界中存在的变异来源于突变的积累,这些突变都经过自然选择,一些中性突变通过随机过程整合到基因组中。
遗传多样性的测度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多态性和DNA多态性。染色体多态性主要从染色体数目、组型及其减数分裂时的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蛋白质的多样性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分析,一是氨基酸序列分析,一是同工酶或等位酶的电泳分析:DNA多态性则主要通过RFLP(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DNA指数、PAPD(随机扩增多态性)、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进行分析。
(1)据你所知,遗传多样性超出生物多样性范围的原因是 。
(2)根据上面的资料,遗传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和 的结果。
(3)“人类基因组计划”除了弄清基因的组成外,还需对不同人群的基因组成进行研究.并以此了解人类的差别,其本质上是要建立完备的人类 库。
(4)对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进行保护,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护这濒临灭绝基因,人类可利用这些基因研究 (可列举2_3条)。
下图是发现生长素的某些实验,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序号①所表示的实验验证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请你写出序号②所表示的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序号③所示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IAA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IAA溶液浓(mol/L) |
0(蒸馏水) |
10-12 |
10-10 |
10-8 |
10-6 |
10-4 |
幼叶鞘增长长度 |
2.6 |
3.2 |
3.9 |
5.1 |
3.1 |
1.8 |
①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溶液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l)A液为___________,B液为血浆,C液为__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
(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长期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_________的发生。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耗氧量;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的中枢调控的。
(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和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
(12分)图1表示小麦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生理过程的五个阶段(分别用A~E表示),图2表示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02吸收量和C0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图1
(1)A、B、C、D和E中,没有ATP生成的是;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是;表示细胞呼吸的有,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本题用A ~E字母表示)
(2)写出物质X在B阶段的化学表达式:。
(3)图2中,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图2
①图中阴影部分M的意义有:
A.细胞呼吸C02释放量与02吸收量的差
B.无氧呼吸释放的C02的量
C.细胞呼吸CO2释放量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CO2的差
②当氧浓度为5%时,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形成的产物有 。
③当氧气浓度为10%时,两曲线相交于点P,据图分析计算,此时葡萄糖的消耗量是氧浓度为0时的倍.
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操作步骤:
(1)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2)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 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3)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4)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Ⅱ结果见下表: (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编号 处理 |
1 |
2 |
3 |
4 |
5 |
PH |
5.00 |
6.20 |
6.80 |
7.40 |
8.00 |
结果(颜色*) |
+ + |
+ |
橙黄色 |
+ |
+ + |
Ⅲ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要选择37℃恒温,原因是为了保证和相同的条件。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酶的最适PH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