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圆柱体直径为 cm;图乙是游码在天平标尺上的位置,其表示的质量是 g;图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 _℃。
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l)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路程 |
运动时间 |
平均速度 |
|
1 |
S1=75 |
t1=2.6S |
V1= 28.85 cm/s |
2 |
S2=75 |
t2=2.5S |
V2="________" cm/s |
3 |
S3=75 |
t3=2.4S |
V3=________ cm/s |
有一种家用取暖器,外形如图甲所示,它是由电热丝发热达到取暖的目的;如果从侧面剖开,它的主要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Q为电热丝,MN为一个内表面极为光滑的金属弧面。
(1)电热丝通电后产生的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它通过MN的内表面产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弧面金属板MN与下列哪种器材的作用相似()
A.凸面镜 | B.平面镜 | C.凹面镜 | D.潜望镜 |
(3)电热丝安装在图示位置的目的是使热能 (选填“平行”或“发散”)射出。
如图所示,是某种固体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且每分钟的供热不变,由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种物质是 体。
⑵这种物质在AB段是呈 态。
⑶BC段表示这种物质的 过程,熔点是 ℃。
⑷CD段这个过程中 热量,温度 。
⑸DE段表示这种物质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如图,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
(1)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物体A 的长度分别为 、 。
(3)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车的平均速度。他用刻度尺测得斜面长为S=1.2m,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时间为1s,通过全程S所用的时间是1.5s。那么,小车通过后一半路程S2的平均速度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