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凝固 | B.凝华 | C.升华 | D.液化 |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27s |
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g |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
D.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m |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同学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乙运动较快 |
B.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
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
D.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10m/s |
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分别如右图(甲)和(乙)所示。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
A.都正确 | B.都不正确 |
C.甲正确,乙不正确 | D.甲不正确,乙正确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射入了眼睛 |
B.比镜面大的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
C.遮光板在平面镜的后方,会遮住平面镜所成的像 |
D.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变 |
把如图所示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并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 | B.靠近透镜 |
C.远离透镜 |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