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外毒素是一类蛋白质,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形成能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抗毒素。外毒素性质不稳定,脱去毒性后称为类毒素,可用于预防接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类毒素也具备抗原的特性 |
B.外毒素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C.注射抗毒素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细胞 |
D.患了白喉、破伤风等外毒素引起疾病的患者,需要注射类毒素加以治疗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基因组计划的正确叙述是
A.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 |
B.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
C.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列 |
D.产前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数目分析是预防猫叫综合征等遗传病的有效措施 |
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错误的是
A.实验中要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
B.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后,需用清水冲洗2次再制作装片 |
C.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染液均可使染色体着色 |
D.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新物种产生 |
B.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进化 |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
DNA复制时需首先以DNA模板链为指导合成一段RNA片段作为引物,该过程在DNA 引发酶的催化下完成。从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角度分析,下列酶与DNA引发酶相似的是
A.DNA聚合酶 | B.解旋酶 |
C.DNA连接酶 | D.RNA聚合酶 |
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3/4B.1/4C.3/16 D.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