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右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葡萄糖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进行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假设装置1中的液滴左移,装置2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1、2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基本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基本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基本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基本成正比

如图是含有淀粉琼脂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经表中的方法处理后,放在37℃下培养24h后,再用碘液冲洗圆点。琼脂块各圆点的处理方法和结果如下,依据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圆点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A
滴加淀粉酶溶液
红棕色
B
接种面包霉
红棕色
C
滴加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蓝黑色
D
滴加蔗糖酶溶液

E
滴加淀粉酶溶液,并加适量盐酸
蓝黑色

A.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B.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并随温度的升高其催化活性逐渐增强
C.圆点E实验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D.酶的催化需适宜的温度,据此可推断表中“?”处应是蓝黑色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反应物的浓度
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