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中学校初三年级全体师生,在新课标物理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指引下,开展了“摇绳发电”活动,如图所示。教师指导学生用灵敏电流计、导线(代替摇绳)组成闭合电路,当导线(摇绳)切割地磁场磁感线时,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探究了电磁感应的奥秘并体验了利用地磁场发电的乐趣。请参照示例写出这次活动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同学蹬地跳起
物理知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答: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题23 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 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氛力和B 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① 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② 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③ 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 放人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各空格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变为零”)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能转化而来。
(3)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
成(写出一种应用)。
小明自制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如图所示,探头和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当风吹过探头时,由于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探头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 移动;当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两只定值电阻, 甲标有“10Ω 1A”, 乙标有“15Ω 0. 6A”, 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V;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A。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R1、R2、R3的阻值分别为1Ω、2Ω、3Ω,开关闭合后,通过三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电流表A1、A2和A3的内阻均可忽略,它们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I3,则I1∶I2∶I3=。
如图所示,V1、V2是两个相同的双量程电压表(量程为“0~3V”和“0~15V”)。
当电路正常工作时,两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压表V2所用的量程是,灯L1与灯L2的电阻之比R1∶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