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赋》是魏晋时期文学家陆机的名作。《文赋》有言:“伊兹事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俯贻则于来世,仰观象乎古人。”其本意是说,文章的功用,本来就是用来传承道理的。它使这些道理超越时空传播万里、传承亿年。文章向后可以留给后世做事的方法,往上可以向古人学习做事的原则。据此回答第题。《文赋》中的“文”,本意是“文章”。若将它理解为“文化”,则这段话表明
| A.文化具有继承性 | B.文化具有民族性 |
| C.文化为人所创造,也为人所享有 | D.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 |
《文赋》的“文”还可释义组词为“文字”。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独有文字——汉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其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它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它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为陆机本人书写的《文赋》。从图中我们能欣赏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有

①古典诗词 ②书法 ③国画 ④文学艺术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
|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十一五规划”在原来提出的2010年 GDP 比200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 GDP 比2000年翻一番。这一更高目标的提出从认识论上表明( )
| A.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B.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
| C.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D.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和发展 |
两位同学就美国国会是否应在金融危机中利用财政政策救助美国汽车业的问题展开辩论,结果两人发现讨论这个问题与澄清“公平”这个概念分不开,于是两人又开始讨论什么是公平。这表明( )
| A.哲学是对生活中各种斗争的反映 | B.哲学源于概念的不清楚 |
| C.哲学源于人们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 | D.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 |
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这里拥有平等、享有民主的是( )
| A.统治阶级 | B.全体选民 | C.全体公民 | D.全体人民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人权的光辉业绩。这表明了
|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 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
| C.人民民主的正义性 | D.人民民主的阶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