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赋》是魏晋时期文学家陆机的名作。《文赋》有言:“伊兹事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俯贻则于来世,仰观象乎古人。”其本意是说,文章的功用,本来就是用来传承道理的。它使这些道理超越时空传播万里、传承亿年。文章向后可以留给后世做事的方法,往上可以向古人学习做事的原则。据此回答第题。
《文赋》中的“文”,本意是“文章”。若将它理解为“文化”,则这段话表明

A.文化具有继承性 B.文化具有民族性
C.文化为人所创造,也为人所享有  D.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赋》的“文”还可释义组词为“文字”。下列关于中华民族独有文字——汉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其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它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它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陆机本人书写的《文赋》。从图中我们能欣赏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有

①古典诗词   ②书法   ③国画   ④文学艺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必须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为它(   )
①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物质基础
④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丝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创造发明之一,与其它创造发明相比,有着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四大特点。它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与中华文明同岁;它衣被天下,服务众生;它传播世界,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它的技术含量最高,发明创造点极多。这表明 (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我国古代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云纹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设计的点睛之笔。云纹不仅在华夏文明中有着千年的跨度,并且在建筑、雕塑、器皿和家具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云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天地自然、人体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和喜庆祥和的美好祝愿。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傅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③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中华文化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9年7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在2009年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开展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以增强对伟大祖国、党和人民的热爱,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这表明 (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学艺术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列说法中,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