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引用了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后有“清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自勉于史,筹谋复兴之路,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主要强调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C.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D.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树立竞争意识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中华文化的神奇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研究,中国每年也有大量留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这说明()

A.文化是无国界,无阶级性的
B.在文化方面应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的有益成果
D.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才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这说明()

A.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实践包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④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条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为此必须()

A.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B.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
C.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