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30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述政策的共同之处是
| A.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 B.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
| C.对外开放国内市场 | D.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政策 |
“□□□□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处最合适的应是
|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苏俄新经济政策 |
| 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 | B.政府曾经起到推动作用 |
| C.体现社会从专制到民主 | D.完全西化成为必然趋势 |
下表反映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 年份 类别 |
原料 |
手工制品 |
机器产品 |
| 1893 |
15.6 |
81.8 |
2.6 |
| 1910 |
39.8 |
41.4 |
18.8 |
| 1920 |
40.1 |
39.4 |
20.5 |
①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②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
③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并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有关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 | B.都导致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 |
| C.二者生产手段和效率不同 | D.二者是先后承继关系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 A.地理大发现 | B.工业革命 | C.垄断组织的形成 | D.跨国公司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