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仁教授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阶段都有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中对1889-1919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学制度到学思想,国人的思想解放不断加深 |
B.“中体西用”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
C.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
D.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犬牙交错”,异常复杂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法律制度 |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C.奴隶制和封建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中国虽然有着统一的文字,但各地区间的语言却千差万别。历朝历代的官方语言也不尽相同,以下哪个是唐朝的“官话”()
A.粤语 | B.普通话 | C.秦腔 | D.湘语 |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根本原因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 B.君主权力的不断集中 |
C.过分倚重母族亲属关系 |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
B.鲁国国君的地位仅次于周天子 |
C.鲁国国君权力源于周天子 |
D.周天子重视礼制建设 |
下列史实违背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明武宗死后无嗣,由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后传位给皇后的长子 |
C.唐太宗李世民继太祖李渊位 |
D.清康熙帝曾越过大皇子指定二皇子胤礽为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