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
|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 D.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
自先秦以来“历书”就对民间社会生活起着强势的范导作用。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是()
| A.《甘石星经》 | B.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 |
| C.西汉武帝时的“太初历” | D.郭守敬主持编订的《授时历》 |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强调的是()
A.周武王灭纣功勋卓 著彪炳千古 |
B.周的政治机构完善 |
| C.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 D.周的文化影响深远 |
汉代《西京杂记》中曾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由此可知,当时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题是()
| A.佩茱萸登高望远 | B.食蓬饵饮 菊花酒 |
| C.祈求长寿 | D.举行祭祖宴饮活动 |
这种文学形式的基本特点是与“新古典主义”对立,它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达理想与愿望,力主表现个性和感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符合这一特点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 B.《人间喜剧》 | C.《战争与和平》 | D.《悲惨世界》 |
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解读,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
|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
|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
|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 |